【中国白银网3月15日讯】玻利维亚和英国当局共同举办了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以开发玻利维亚锂产业的潜力。
为了探索玻利维亚锂生产的潜力,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于3月6日星期二开始,各行业专家在拉巴斯会面。
该倡议是由英国驻玻利维亚大使詹姆斯桑顿和玻利维亚国有锂生产商Yacimientos de Litio Boliviano(YLB)共同推动的。其目的是促进玻利维亚——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宣布拥有近900万吨世界最大锂资源与英国之间的技术合作,投资和分享。
过去一年中市场上碳酸锂的稀缺以及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将加速YLB在Uyuni撒拉族的锂电业务,同时该公司继续开发锂电池项目。
将与外部公司达成协议,在Salar建立碳酸锂生产工厂。它希望在3月底之前公布这家公司的身份。
它还在寻找合作伙伴使用含盐量为1-1.5%的锂残留物,这是盐水生产在乌尤尼盐沼时产生的。
“我们在乌尤尼盐沼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氯化钾和锂的生产,并且在拉帕尔卡生产电池,”YLB首席执行官Juan Carlos Montenegro Bravo表示。
“与外部公司的合作关系在我们计划的第三阶段,必须在双方共赢的情况下发展且YLB拥有至少51%的控股权。”他补充道。
世界市场锂消费指数增长以及最新价格趋势显示,近几年商品价格上涨了三倍,这激发了两国开发锂资源的兴趣。
英国代表团的一位成员,英国地质调查局(BGS)英国首席地质学家乔纳森福特表示,他在任期间的目标是促进BGS和玻利维亚采矿业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技术交流。格林美14日晚披露公司从海外巨头手里“抢购”钴资源的信息。买涨不买跌,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似乎也适用于产业投资,随着钴价的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这个小行业。
“只要是与钴有关的,现在都抢手。钴矿最好,没有钴矿,钴加工也行!”有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表示。
先行者忙着扩产延伸产业链
月14日,安泰科对电钴的报价为每吨63万元。自2月26日突破60万元以来,钴价仍维持缓慢上涨的态势。在2017年接近翻倍之后,今年以来钴价又上涨近20%。
“现在形势比较微妙,成交量不大,但价格还在往上走,卖方暂时仍占据优势!”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介绍,由于钴矿资源掌握在少数巨头手中,普遍的“惜售”导致市场供应持续吃紧,贸易商很难从市场上补到货,出货意愿不强,导致价格持续推高。
但另一方面,不论是3C还是动力电池,下游买方的意愿也不强烈。
价格的僵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巨头产业链延伸的步伐。
月13日,华友钴业披露拟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计划投资63.7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25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1.8亿元。
华友钴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
“站在华友的角度,这就是产业链的正常延伸,由于掌控了上游的资源,做下游的前驱体有成本优势,但是对下游公司来说,这就是一种警示,没有材料资源,随时可能被‘卡住脖子’!”
该券商研究员认为,尽管市场对华友钴业向下游延伸早有预期,但如此巨大的投资体量,仍然会构成冲击。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现在是谁有钴矿谁就强势。同时,大家也都知道,钴矿价格不可能一直维持在高位。
对华友这种巨头来说,其逻辑就是趁机扩大自身在产业链的优势,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固化”这种优势。
忙扩产的还有废金属回收巨头格林美。
日晚该公司公告,格林美及下属公司与嘉能可就动力电池原料粗制氢氧化钴中间品的采购和双方中长期合作等事宜签订了战略采购协议,2018年、2019年、2020年拟分别采购1.38万、1.8万、2.1万吨。
“这个采购协议意味着格林美将要大幅扩产,3年翻倍。”熟悉该公司的人士如此表示。
钴产业并购炙手可热
尽可能地向上游靠拢,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有两条路,一是找矿,这个主要是到海外,国内的钴矿资源基本上集中在金川一家;另外一条路是收购钴矿加工企业,这个国内还是有一些,少数公司规模也已经做大,近年来利润也比较可观。”
到海外找矿的公司不少,目前国内钴矿的几个巨头如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几乎都是早期在海外布局的公司。
洛阳钼业在2016年完成对刚果(金)铜钴企业TFM56%权益的并购,2017年再获TFM另24%股权独家购买权。TFM是刚果(金)第二大铜钴矿及电解铜和氢氧化钴生产商。
此外,银禧科技、新海宜等多家公司也都通过各种渠道介入海外钴矿。
盛屯矿业就正在筹划收购珠海市科立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科立鑫官网显示,该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四氧化三钴生产企业之一,已具备每年5000吨钴制品的产能。
盛屯矿业2016年开始布局钴材料业务,依托刚果(金)展开钴材料原矿采购、产品贸易、委托加工等,2017年公司钴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3.64亿元、毛利7.23亿元。
道氏技术正在筹划收购佳纳能源剩余49%股权以完成全控。去年6月,道氏技术向佳纳能源增资4.5亿元,将持股比例从23%提升至51%。正是依靠对佳纳能源的收购,道氏技术预计2017盈利增长38%至58%。
佳纳能源是国内主要的钴盐及三元前驱体制造商之一,具备年产钴金属量6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15000吨的规模。
“最为关键的,还是利润好,赚钱快!”有投资者说得很直白。
年度涉钴公司的业绩几乎都呈爆发式增长,如华友钴业预计盈利16.5亿元至19亿,同比增长22.8倍至26.5倍;寒锐钴业2017年净赚4.5亿,同比增长575%;
盛屯矿业2017年净赚6.1亿,同比增长224%;格林美2017年也盈利6亿元,同比增长128%。
但是暴利能持续多久呢?14日晚,华友钴业回复监管层问询函时表示,如果钴、锂等金属价格继续上涨,或者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价位,有可能导致下游厂商选择或开发成本更低的潜在技术路线。
(文章来源:中财网)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