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白银网! 客服热线:021-53390919
首 页> 行业动态> 有色金属> 正文

有色金属:过去几次社融数据超预期 钢铁商品为何表现出差异

2019-04-09 15:41
收藏

  【中国白银网4月9日讯】报告摘要过去几次社融数据超预期,钢铁商品为何表现出差异?1月金融数据将修复市场悲观预期。本周央行披露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社融规模4.64万亿,同比多增1.56万亿;1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同比多增3284元,并创下单月增量新高;同时1月末M2余额同比增加8.4%,增速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2018年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1月金融数据出现明显超预期,表明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这将对权益和商品市场的悲观预期产生修复。


  实体经济基本面确定性改善仍需要时间。尽管1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但仍有部分季节性因素和特殊因素影响。例如中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配合储备项目开工、银行在降息预期下有提早投放信贷锁定收益的考虑。若排开这些因素,则单月数据参考性仍然有待考量,对于实体经济基本面的确定性改善可能仍然要看1-2月份乃至一季度数据。


  过去几次社融数据超预期,钢铁商品表现如何?回溯历史同期数据,2009年至今一共有四次社融数据同比增量创下高点,分别是2009、2013、2016和2019年。可以看到社融高点出现后对应的大宗商品价格并非总是上行。以螺纹钢为例,仅在2009、2016两次出现上涨行情,而2013社融高点后则是连续3年的下跌。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社融信贷向实际购买力的转化差异。


  因为社会融资反映了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但并不完全体现为现实购买力。例如在当前去杠杆背景下有不少企业通过融资偿还或者置换高利率债务,这对商品价格并不构成直接推动力。


  观察现实购买力,M1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指标,因为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从四次社融高点看,2009、2016年都是现实购买力活跃阶段或者随后有大幅改善,而2013-2015年则是现实购买力萎缩的时候。


  当前阶段M1大概率处于历史低位,反映社会现实购买力较低。


  虽然后期在政策刺激下购买力有改善的可能,但企业购买意愿可能仍旧处于低位,也就是M1可能回升,但增速短期可能仍然小于M2,这表明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起来仍需要时间,对大宗商品需求无法构成持续支撑。短期看反而会因短期信贷资金的投机行为而对价格造成高频扰动。而1月社融异常攀高正是主要来自于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以及债券融资和地方专项债等短期限项目。


(文章来源:和讯网)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热门排行

推荐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