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8月31日讯】我们在《锑产业的健康通道已经打开》一文中曾经分析过:我国锑产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此后逐年呈下降趋势。从 2008 年2016年,中国锑产量从18万吨减少到 10 万吨,减产 44%;相应的,全球锑产量也从 19.7 万吨减少到 13 万吨,减产34%。而中国减产的根本意义,旨在改变锑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提升锑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再来看下铋。全球铋产量从2014年到2017年已经连续4年下调,下调幅度分别是2014年到 2015年为5.71%(其中2014年全球产量为17435吨),2015 年到2016年为8.99%,2016年到2017年为3.89%。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铋产量的下调,中国铋产量,2015年为14800吨,2016年为13450吨,2017年为13020吨。
然而有人问:减产会不会造成外汇收入的减少?会不会造成某些企业倒闭?
首先,回答下问题本身:这方面的收入当然会减少,部分生产、环保条件不合格的企业当然会关停,但我们要看一下,关停的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的背景及根源。锑、铋等小金属,作为战略性的、关键性的资源,其国内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化趋势的折射,而其产量的下调,更为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中国经济在很长时期处于粗放发展模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推动;在出口方面,靠输出资源、换取技术和外汇,获取发展的动能。而这种资源型发展模式,势必影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于小金属而言,将导致价格话语权的逐步丧失。以白菜价出卖战略资源也成为不可避免。以铋价为例,2018年的持续下滑,与这一发展模式不无关联。
微笑曲线描述了产业位置越接近下游附加价值越高的概念。产业位置越接近下游,其科技及智慧的含量越高,因此越往下游产业附加值越高,资源成本越小、利润越大。同时,下游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也相对上游较小。也就是说,一直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而在近些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中国技术的进步和制造能力的提升,包括小金属在内的各类产业,其发展动能正在向产业链下游转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当前是新老发展模式转化的关键期,是旧有发展动能走弱的末期,同时也是新发展动能形成的初期。以小金属为例,国家通过保护性开采、出口配额、开采总量控制、战略收储、环保督查等一系列方式,腾退旧有动能;同时通过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驱动新动能的发展。
然而,虽然新动能增长较快,但占比较小,再加上旧有动能的利益惯性,新动能在目前主动介入阻力大,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对冲旧有动能走弱的趋势。
旧有动能的利益惯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这些惯性都是新模式的阻力。
内部而言,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腾退旧有产能,会涉及到上游采矿、冶炼企业的利益,大企业因环保成本增加而在近期内降低了利润、中小型企业可能有部分会面临关停。
外部而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长久以来养成的“薅羊毛”惯性。我国过去出口小金属原材料为了赚取外汇,在出口量上没有管控。之后发现,这样做不可持续,再加上通过积累技术上有了进步,需要转换一种方式。这时发现,很多资源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而是基于环境成本和战略储备的原因不愿意开采,就想薅中国的羊毛。而中国小金属的供应量,大多数品种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这时候我们想从资源型出口转变为技术科技型出口,毫无疑问会遇到阻力。以稀土为例,早期由于国内稀土生产工艺和技术十分落后,我国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最原始的原料贱卖给掌握核心开发利用技术的国家,在2010年,我国宣布实施稀土出口配额制,后却因WTO的裁决,于2015年取消了出口配额。再从今年川普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来看,其主要也是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企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进行狙击,进而将中国锁定在资源输出的模式上。这些都是外部利益惯性使然,是阻力。
中国经济要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切换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就必须克服内部利益惯性和外部利益惯性的阻力。
克服内部利益惯性,规范管理通道、深化通道管理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参见中国白银网《锑产业的健康通道已经打开》一文)。如此,我们近两年的环保督查和近期发生的走私打击、以及战略小金属的持续减产就很好理解了。
应对外部利益惯性,单纯限制出口是行不通的,稀土出口配额WTO败诉就是一个例子,因为这不符合世贸的透明度精神。所以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动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之前,在内部限制以资源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的产能就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这又回到上文所述的克服内部利益惯性上来了。这也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环保督查绝对不可能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一阵风或一场运动,它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也是手段;它是一种趋势。
而这一趋势,从长期看,既有利于国内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靠拢,同时又有利于小金属等关键资源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价格话语权。
所以,从长期看,铋锑等小金属的产量、特别是原生产量,将持续逐年下滑,价格上行通道打开也是迟早的事。
(作者: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