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8月22日讯】锑,作为战略小金属之一,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合金、陶瓷、玻璃、颜料、半导体元件、医药及化工等领域。近年来锑系阻燃剂的开发应用,大大促进了锑行业的发展。目前全球锑的消费主要在锑系阻燃剂领域,约占全球锑消耗量的70%。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是锑用量大户,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同时美国、日本还是氧化锑主要生产国,但主要依靠进口精锑原料维持生产。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发布的数据,全球锑探明储量为18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95万吨)、俄罗斯(35万吨)、玻利维亚(31万吨)、塔吉克斯坦(5万吨)和南非(2.7万吨)。中国是全球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锑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5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锑国。2016 年,中国锑产量1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76%;过去10 年间,中国锑产量占比都在 70%以上,最高达91%。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锑产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此后逐年呈下降趋势。从 2008 年2016年,中国锑产量从18万吨减少到 10 万吨,减产 44%;相应的,全球锑产量也从 19.7 万吨减少到 13 万吨,减产34%。
减产的根本意义,正如笔者在小金属系列之五——《贸易战背景下小金属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中表述的,旨在改变锑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与稀土等小金属一样,我国锑在产量快速增长和出口的同时, 资源开采, 甚至是浪费、破坏的程度也相当惊人。如果锑的金属产量仍按每年10万吨左右来估算, 目前中国锡、锑资源的静态保证年限都不足10 年的时间, 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我国锑产业很难讲固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建立并完善一个可持续的、畅通的、统一的管理通道势在必行。
分析中国锑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将我国对锑资源建立管理通道分为两个阶段,笔者姑且将其分别命名为:通道梳理阶段和深化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通道梳理阶段:
在此阶段,确立锑金属的战略地位,同时逐步对锑金属的开采、出口进行探索性管理,意图通过对该资源进行保护性管理,使其真正发挥资源优势的作用。
1、保护性开采
早在1991年,为了保护我国的锑资源,国务院根据当时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市场变化等情况,分别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确定为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2、出口配额
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锑出口配额制。
3、开采总量控制
2009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对全国锑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随后每年公布开采总量指标,我国的锑产量开始逐年减少。
4、战略收储
2010年11月,国家物质储备局公布,对包含锑、钨、稀土等十种稀有金属收储。
第二阶段:深化管理阶段
在此阶段,对过去发展过程中遗留在通道之外的产业链行为进行深化管理、定点清理,意图扫清通道之外的各类痼疾,发挥通道的真正作用,进而使得资源优势转化为国际贸易话语权优势。
1、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收储落实
2015年11月,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此后遍及全国主要矿产地的环保督查落后产能,对我们而言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之一,意在腾退旧有动能、化解过剩产能。而对战略储备的落实到位也旨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深化。
(1)2016年5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分八组进入锑主产地包括广西、云南及河南、江西在内的8个省份进行环保检查。
(2)2016年9月,战略收储落实,由闪星锑业、辰州矿业、杰夫集团来完成。
(3)2017年5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入湖南省进行环保督查工作。
2、非法通道清理
(1)2016年7月,“国门利剑2016”专项联合行动对打击走私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使海外无法通过走私渠道购买到廉价的锑,使当时具有出口配额和有出口资质的企业能够合理有效的提高销售价格;提高出口价格同时,同步带动了国内的销售价格。
(2)2018年8月8日凌晨,根据总署缉私局的统一部署,长沙海关缉私局与南宁海关缉私局、广州海关缉私局、北京海关缉私局联合开展打击出口走私锑锭案件集中收网行动。本次收网行动初步查证涉案出口走私锑锭3000余吨,案值1.82亿元。
总之,在国家构建通道及深化管理双拳并用之下,通过战略收储、环保、打击走私,调整供给端,提升产业技术等具体措施,锑行业健康程度明显改善。
而国家的每一个基于构建、完善锑产业通道的动作,都对锑价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逐步地推动着锑产业的话语权。
锑价格从2016年的47000—49000元上升至2017年初的50500—51500元、再上扬到2017年6月份的61000元左右(后回落),以及从今年7月份的50000-50500元小幅增长至8月份的50500-51500元。这些价格变化中,我们都能找到前文所述的、沟通及完善通道的相关关键词的影响,如供给侧、环保、战略收储、非法通道清理等。
我们看到,一个清晰的锑产业通道正在向健康的方向渐次打开,锑产业的话语权正在逐步回归。笔者预测:随着构建、完善锑产业通道的相关动作继续深入,长期来看,锑价格将呈总体上扬趋势。
(作者: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