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白银网! 客服热线:021-53390919
首 页> 资 讯> 小金属> 正文

科学家从纳米尺度观察到人体植入镁合金降解速率

2019-11-25 13:59
收藏

  【中国白银网11月25日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首次在纳米尺度上观察到生物医学应用的镁合金的腐蚀。这为更好预测人体植入物的降解,开发量身定制的植入物材料迈出重要一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高级材料》杂志上。


  镁及其合金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它可以作为骨外科手术中的植入物材料,例如螺钉或钢板等;也可以作为支架材料,用以扩张在心血管外科中狭窄的冠状血管。


  与不锈钢、钛或聚合物制成的常规植入物相比,轻金属具有生物可吸收的优势,因此不需要第二次手术就可以从患者体内取出植入物。镁还促进骨骼生长,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但是纯金属镁太软,因此不适合此类手术应用。为了获得必要的强度,必须添加合金元素,通常是稀土元素钇和钕。由于这些物质对人体而言是异物,因此它们可能会在拆除植入物时在人体内积聚,其后果尚难预料。对于儿童来说,这种植入物更是不适宜。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金属物理与技术实验室的约尔格·洛夫勒教授开发了一种新的合金家族,除了镁以外,还含有低于1%的和钙元素。这些元素与镁一样,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被人体吸收。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在新开发的合金中会形成由三种合金元素形成的沉淀。这些沉淀物的大小各不相同,通常只有几十纳米。但对于增强植入物材料良好机械性能必不可少,并且可能会影响材料的腐蚀速度。


  然而,这些生物相容性镁合金的广泛外科手术应用仍面临障碍,主要是对在所谓生理条件下体内金属降解机理了解甚少。因此,无法获得这种植入物在体内保留多长时间的可靠预测。


  洛夫勒教授及其同事借助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够在几秒到几小时的模拟生理条件下,以前所未有的纳米分辨率详细观察镁合金的结构和化学变化。使用这项现代技术证明了以前无法获得的脱合金机制,该机制可确定镁基质中沉淀物的降解。


  研究人员能够近乎实时地观察到钙和镁离子在与模拟体液接触时如何从排泄物中逸出,而锌离子仍然保留并积累。结果排泄物的化学组成连续变化,这也证明了它们的电化学活性在沉淀物中动态变化的事实,即加速了植入物材料的降解。


  该研究主要作者,洛夫勒教授的博士生玛蒂娜·希霍娃称,“这种认识扭转了先前的教条。迄今为止都假设镁合金中析出相的化学成分在腐蚀过程中保持不变,这种假设导致大多数关于人体植入物持续时间的预测是错误的。”


  由于有了新的发现,现在可以设计镁合金,从而可以更好地预测它们在体内的降解行为,并对其进行更精确的控制。这对儿童植入手术尤其必要,因为儿童体内的镁植入物降解速度比成人快得多。另外,支架用镁合金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骨板或螺钉的降解速率。希霍娃表示:“凭借对详细腐蚀行为的了解,我们已经朝着为不同患者和医疗应用量身定制合金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网)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热门排行

推荐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