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9月04日讯】从1455年到1607年,英格兰纺织业的兴起,教科书中描述的“羊吃人”圈地运动盛行了大约150年。 从2015年底到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热潮涌起,锂电及其上游行业亦迅速开始了一轮“圈地运动”。
前者从开始、消化不良、最终消化渐次用了150余年时间,而后者从涌起到消化不良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前者为的是羊毛,后者为的是碳酸锂。
前者经历了:纺织技术兴起——原料需求扩大——养羊圈地——不良后果消化(人口转移、供需调整等)。
后者正在经历的是:新能源汽车需求产生——新技术的进步及资本的介入——现实和预期的原料需求扩大——上游矿采及原料加工业的迅速、大规模介入——原料需求预期发生变化、进入供需调整的消化不良期。
时间相差数百年,基本过程甚为相似。一个新产业的兴起,一般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市场调整期,通过有点痛苦的调整,将产业的供需调整到适当的轨道上及合理的范围内。
不同的是,在英格兰圈地运动的数百年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高度全球化,针对锂业的资本反应、集结及介入速度有了以往不可比拟的迅速程度,而其基于供需调整的不良后果也迅速呈现。当然,按照这个时间比,结合目前行业态势,消化这个不良后果,将供需调整到良性,预计需要3—5年时间,当然,政策变化的因素也必将对这个预期产生一定影响,正如国家政策在一开始对需求的鼓励性引导一样。
当前,锂行业进入了供需调整期,未来几年,一方面资本的高度介入仍将推动锂行业的原料需求;另一方面,技术、成本跟不上节奏的产能将在接下来的3—5年被消化、被调整,部分企业将不得不承受阵痛。
目前,锂行业的供需调整方向,主要显示在供给方:
锂业应用端动力电池方面,引用宁德时代黄世霖在2018泰达论坛上的讲话中说:“动力电池的投资,2016年动力电池投资就超过一千亿,到2017年的时候,全年国家消耗掉的动力电池只有37.6Gwh,但是我们消耗只有20多Gwh,这就是大量的产能过剩。”
原材料供应方面,受国际国内大资本的圈地、增产,供给及供给预期出现过剩:
美国内华达州北部锂矿床,将于2022年开始在ThackerPass开采,初始生产能力为30,000公吨碳酸锂,并且二阶段生产能力将在2025年形成,生产能力预估增加一倍。它将提供全球25%的锂,并将拥有至少46年的矿山寿命。
世界上最大的锂矿Greenbushes(珀斯南部)正在通过其支持者,中国的天齐锂业和美国的Albemarle公司进行扩张。这两家公司还在西澳大利亚开发加工厂,将Greenbushes的锂精矿加工成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高级产品。
天齐锂业以40.7亿美元收购智利SQM 24%股权。
......
原材料现实中的产能过剩和预期的供给过剩,使得锂价在经历了2015年末40万元到2018年初的160余万元的一路狂飙后,开始了迅速的下降通道。2018年4月,青海地区工业级碳酸锂供应增多,受资金压力,率先领跌。此后碳酸锂价、锂价一路走低,截止9月4日,中国白银网华通小金属锂报价为89—91万元,均价90万元。预计此下降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作者: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