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白银网! 客服热线:021-53390919
首 页> 资 讯> 小金属> 正文

乘风新能源 公司发展迎来新纪元 “金田铜业”更名为“金田股份”

2022-06-29 14:20
收藏

  【华通白银网6月29日讯】2022年6月28日晚间,宁波金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股份”)发布公告,7月4日起证券简称将由“金田铜业”更名为“金田股份”,公司证券代码“601609”保持不变。


  根据公告及相关分析,公司此次更名为“金田股份”将更匹配公司战略布局,契合公司主营业务,符合公司各类高附加值铜材及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电磁线产品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满足公司在新行业领域加速拓展的需要,进一步打造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专家。


  作为知名的铜、铜合金及稀土磁性材料供应商,金田股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显著、产品种类齐全的竞争优势,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满足下游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等领域客户对多类别铜材及稀土磁性材料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企业之一。金田股份立足宁波,同时于江苏、广东、重庆、包头、越南等地布局形成七大生产基地,并在香港、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了全球性供应链体系和销售网络。


  2021年,金田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6.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0%,铜产品及铜合金材料、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均显著增长。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再次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两大业绩指标同比增长均超30%。


  深耕“稀土磁材”领域 赋能新能源业绩发展


  金田股份自2001年起开始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中技术水平较高、产品系列较全的企业之一。2021年,稀土磁性材料业务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89.57%,净利润达1.36亿元,同比增长98.18%,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目前设有宁波、包头2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宁波基地拥有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包头基地项目投产后,届时稀土永磁材料年产能将扩大到13,000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田股份始终注重研发创新,致力于提升稀土永磁产品技术含量。2021年,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风电用磁钢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基材高矫顽力晶界扩散技术难题,开发镀层多样性技术,深化了与新能源相关领域标杆企业的合作。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毛利率,2021年公司稀土永磁产品毛利率达23.63%。未来,金田股份将借助磁材不断提质增效,赋能业绩发展。


  前瞻布局“电磁扁线”业务 打造新能源业务增长极


  作为电磁线龙头企业之一,金田股份在1995年就已经具备电磁线的生产和销售能力,基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金田股份主动迎向新能源未来发展趋势,挖掘公司增长潜能,抢抓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竞争制高点,前瞻布局电磁扁线业务。据了解,金田股份电磁线扁线产品已进入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商体系,现已进入量产阶段。


  德邦证券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扁线需求有望达到22.51万吨,市场需求旺盛,2025年我国扁线企业产能达 18.7 万吨。目前电磁扁线仅有精达股份、长城科技、冠城大通、金杯电工和金田股份能够量产。金田股份抓住时机扩产放量,今年产能将达2万吨,新项目叠加原有项目产能,未来产能释放将高达6万吨,成为新能源电磁扁线赛道的领军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能源电磁扁线产品是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的核心部件,而高压平台相较提高电流增加功率的办法具有成本优势,因此高压平台电磁扁线也将成为未来主流。目前,金田股份研发生产的800V高压电磁扁线产品已通过部分车企认证,是国内极少数具备800V高压平台电磁扁线量产能力的厂家之一。金田股份也表示将不断深化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扁线领域的合作。


  总体来说,金田股份的稀土永磁材料、电磁线、高精密铜带、铜排、合金棒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电驱动及充电系统等模块,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宝马、丰田、三菱、奔驰、吉利、中车、沃尔沃等汽车供应商体系。近年来,金田股份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应用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此次更名之后,金田股份表示,将继续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指引,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双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持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铜加工龙头”战略升级为“世界级铜产品和先进材料专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来源:财报网)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热门排行

推荐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