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白银网! 客服热线:021-53390919
首 页> 资 讯> 小金属> 正文

行业新闻 | 欧盟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导致了电动汽车的繁荣, 但美国却不太景气

2020-10-23 09:56
收藏

  【中国白银网10月23日讯】根据Transport & Environment(T&E)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自今年年初以来,电动汽车在欧洲公路上的份额已经增加了两倍。到今年年底,电动汽车将占汽车销量的10%,到2021年将升至15%。而去年年初这一比例仅为2%。


  欧洲目前有130款电动汽车在售,而两年前只有寥寥数款。到明年,欧洲每七辆车中就有一辆是插电式的。


  突然增加的原因很明显。今年年初,欧盟开始实施新的汽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将乘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95克/公里。这低于2015年-2019年要求的30克二氧化碳/公里的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限值于2008年首次设定。每次紧缩政策,欧洲汽车制造商都会游说反对。但数据显示,每一次新的目标生效,汽车变得更清洁,因为汽车制造商必须遵循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电动汽车的增长与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推出密不可分。”T&E的交通和电子交通分析师Lucien Mathieu说。


  汽车制造商需要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降低他们汽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以弥补他们污染最严重的汽车。在欧盟立法中,他们还推出了进一步的激励措施,以促进车厂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根据欧盟法律,如果电动汽车的数量高于普通汽车,就会达到汽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求。



  宝马、沃尔沃、FCA-特斯拉和标致雪铁龙凭借其新型电动车型脱颖而出,成为排放最低的汽车制造商,并且已经达到了新目标。雷诺、丰田马自达、日产和福特尚未实现这一目标,但有望实现。根据分析,起亚、现代、戴姆勒和大众是落后者,捷豹路虎的平均排放表现最差。


  按国家划分,瑞典是电动汽车销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芬兰和荷兰。塞浦路斯、立陶宛和希腊的电动汽车销量最低。据分析,沃尔沃电动车销量最高,丰田马自达销量最低。


  没有新法规意味着没有电动汽车


  不过,T&E警告称,这些最新数据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它正在发生。坏消息是,这表明,只有在更严格的排放限制生效时,汽车制造商才会被鼓励生产更清洁的汽车。下一轮排放限制预计要到2025年才开始。


  Mathieu说:“我们今年看到的电动汽车势头在2021年后基本上会逐渐减弱”。“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的供应将面临巨大的停滞风险。原因是欧盟法规的设计,目标每五年才生效。”


  每当新目标生效时,清洁汽车销量的增长已变得如此可预测,以至于今年增长的三倍早在2019年就已经预测到了,尽管增长情况实际超出了预期。


  T&E公司清洁汽车的高级主管Julia Poliscanova说,虽然这项立法对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意愿没有影响,但它确实影响到汽车制造商想要生产多少电动车。今年的情况表明,如果汽车制造商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人们就会购买。但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监管措施,人们担心他们将停止生产新的电动汽车。


  “欧盟制造商又回到了电动汽车的竞争中,但如果没有在2025年和2030年制定更雄心勃勃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来刺激它们,它们最快将在2022年耗尽动力。电动汽车终于进入欧洲的主流,但SUV的销量仍如野草般增长。消灭高污染汽车的唯一办法就是给汽车制造商一个明确的结束日期。使用生物燃料、假电动发动机或化石燃料的汽车会排放二氧化碳,2035年后不应允许进入市场。”



  美国没有激励


  在美国,微薄的燃油经济性标准一直被用作试图降低排放的方法,但特朗普政府已采取行动,使标准甚至低于现有标准,并阻止了少数几个试图在州一级设定更严格限制的州。


  美国电动汽车销售数据似乎表明,缺乏严格监管与市场状况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今年实际上下降了24%。在欧洲销量飙升的同时,美国电动车销量却难以突破2%的市场份额。特斯拉仍在支撑市场,占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的80%左右,而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几乎没有推出新的电动汽车车型。


  燃油经济性标准由行政部门下属的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制定,因此拜登政府可能会迅速改变美国电力创新的方向。或者,美国可以选择改变其做法,使其更符合欧盟的平均汽车排放上限模式,该模式似乎在推动电动汽车销售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至少目前是这样。(来源:Forbes)




文章来源Forbes 译:世界铂金投资协会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热门排行

推荐企业
×